“第十三期北京市中医病案管理质控与编码培训班”暨2025年度病案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2025年6月26日由北京市中医病案质控中心、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学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承办的“第十三期北京市中医病案管理质控与编码培训班暨2025年度病案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东楼二楼报告厅成功举办。

1.png

北京市中医病案质控中心主任韦云、北京中医药学会执行副秘书长韩偎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马建岭、北京中医药学会病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淑芸出席会议。开班仪式由谢淑芸主任主持。

20250707181847_16530.png

开班仪式上,北京市中医病案质控中心韦云主任强调病案质控和编码培训班连续成功举办为各位病案同仁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病案质控不只局限于文字,更要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手段,为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北京中医药学会韩偎偎副秘书长肯定了北京市中医病案质控中心和病案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和成绩,在深化医改的攻坚期,病案已成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的基础,病案及首页数据质量更是医保DRG/DIP支付核算的重要凭据。韩偎偎副秘书长向与会同仁提出三点期望:1、医院管理者应将病案质量纳入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推动病案管理与多部门联动机制;2、质控与编码人员需强化专业能力建设,对中医特色病证编码规则、DRG病组支付政策精准掌握;3、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历“源头质量”为后续数据应用奠定基础。北京中医药学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将持续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医思维及现代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病案质控管理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马建岭副院长感谢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学会对东方医院的信任。病案质量是医疗安全的生命线,随着医改和DRG付费改革的全面推进实施,病案首页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医院运营效率、医保支付和学科评价。我院历届领导对病案质控工作非常重视,会持续全力支持北京市中医病案质控中心及病案专委会的工作。在韦云主任和谢淑芸主任的带领下,东方医院的病案质控工作以实现从“形式合规”到“内涵提升”的跨越,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20250707181938_74413.png

开班仪式后,中国中医科学院数据中心谢晓霞助理研究员就《中医病历内涵质量提升》进行了专题讲座,强调中医病案承担着医疗质量、科研数据挖掘及医保核算的凭据作用,病历内涵的提升是病案管理适应目前中医药规范化、智能化、国际化的高层次要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晓岩从精细化管理如何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做了精彩报告,强调国考绩效考核背景下,病案作为全部医疗行为的载体,其质量充分反映了医院整体医政管理水平。

中医病案质控中心主任韦云对2024年度北京市中医病案质控中心病案检查结果进行了通报、分析和反馈,并对本年度的网格化检查、业务培训及《北京地区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及编码填报指南》的编写发布多项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

北京鹏泰海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鹏远向与会嘉宾介绍了AI技术如何对中医病历形式及内涵进行全面的智能化质控,并展示了中医病历书写智能体的创新设想。

下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刘明跃从多年实践经验出发,详细向病案管理同仁分享了病案质控科会、首页编码学习及与临床医师沟通的具体举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病案室常彪副主任医师就编码工作中常见的《肿瘤的TNM分期》进行了深入讲解,为中医编码员更进一步高水平完成肿瘤疾病编码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综合统计专家库特聘专家盛春蕊对北京市中医医院DRG实际支付病组医疗服务质量及编码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尤其强调了高编高靠对医保支付和医疗机构首页上报质量的影响。

最后,本次培训班还为学员免费发放北京中医药学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市中医病案质控中心联合编写的《北京市中医日间医疗病历书写指导意见》。谢淑芸主任详细介绍了该书的编写初衷、编写目的、内容和体例,对临床医师日间医疗病历书写具有指导意义,填补中医日间医疗病历书写的空白。

此次培训参会单位以北京地区二三级公立及民营中医医院为主,参会人员超过一百人次,包括各医院院长、医务处处长、质控办和病案室主任,以及病案质控人员、病案统计人员、编码员、临床医师等。培训内容涉及医疗质量管理、中医病案内涵提升、DRG支付、AI智能等行业焦点及热点问题,内容丰富,课程精彩,获得一致好评,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市中医病案质控中心及病案专业委员会在行业内学术领先地位,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病案质控与编码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