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生命医学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第六届生命医学学术研讨会暨潘德孚老中医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image.png

2025年5月24日,由北京中医协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中医协会文化与养生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和北京中科帅瞳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六届生命医学学术研讨会暨潘德孚老中医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参加本次大会的领导与嘉宾有:新华社参编部主任杜纲,北京中医协会秘书长王会玲,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调研员王洪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与传统医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院长李良松,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中国与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组织人孙惠军,潘德孚弟子、“首届健康老人功勋奖”获得者董卿,北京生态研究会秘书长王仕豪等,共计约160位嘉宾出席此次大会。

image.png

大会现场

北京中医协会王会玲秘书长代表主办方祝贺此次学术大会的成功召开,感谢所有致力于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各界人士的努力与奉献。她强调指出,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打开中华智慧宝库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论主流医学还是民间中医,应把着力点放在提高疗效、精研医术方面,把关注点集中在想方设法解决疑难杂症方面,合力实现潘老“天下无癌”的愿景,让生命医学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image.png
北京中医协会王会玲秘书长

世界中联一技之长专委会会长、河北省名中医曹东义先生通过视频发表了致辞,他感谢潘老的学术思想对其行医生涯的指导与启发。潘德孚老先生的儿子潘骑为此次大会发来贺信。他感谢组委会和与会人员的付出,并回忆了父亲学医从医、悬壶济世、“医”以贯之的一生。部队老首长为了祝贺大会的召开,纷纷献出墨宝。铁骨铮铮、沉稳厚重的书法作品,展现了老军人的阳刚之美和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

image.png
将军展墨宝,不负岐黄魂

潘德孚弟子、“首届健康老人功勋奖”获得者董卿女士怀着深情发表了《传承生命医学之光——纪念恩师潘德孚先生90 诞辰》主题报告。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调研员、北京中医协会文化与养生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洪学先生,用亲身经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己如何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心路历程,并通过学习潘德孚老先生的学术思想从而更加坚定以弘扬中医为己任的决心和使命。

image.png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调研员

北京中医协会文化与养生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洪学

光明日报社光明网原副总编辑张庆先生带来的《走稳了再跑——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从繁体字读古医书起步》主题演讲,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与传统医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院长李良松做了题为《关于恶性肿瘤心灵疗愈的哲学思考》;著名经络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张维波教授用精彩详实的数据阐述了《经络与癌症》的关系。北京本能系统医学研究院郭达成院长作了《致敬生命医学先驱,共探健康真谛》的主旨报告,石家庄明仁医院院长吴国斌先生,用生动的案例讲述了《中医五维仁术在疑难杂症中的优势》;第一健康报道长寿智库副秘书长林海发表了《“天下无癌”观刍论》的主题演讲;晋代医学家王叔和第72代传人王瑞华女士,用丰富的实践案例分享了《中医非遗特色疗法在生命养护中的应用》。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茹凯副教授,用全新视角和观念阐述了《体医融合武医导引八段锦的健康教育价值》。研讨会上,不同专家还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运用潘老生命医学理论,从癌症治疗到疾病本质论,从中医科学之争到中医心理学与健康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感悟。

北京中医协会文化与养生融合发展工委会副秘书长姚青丽女士做了大会闭幕总结,她指出:精彩纷呈、热情饱满的主题发言和学术探讨,进一步证明了潘德孚老先生“生命医学”的鲜活力,充分展现了人民对“天下无癌”的恳盼。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传承好、使用好、发展好,让中医药为健康中国的实现、为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

image.png
北京中医协会文化与养生融合发展工委会副秘书长姚青丽

第二天的生命医学高级研修班上,董卿老师从阴阳五行理论,由浅入深阐述了《生命觉醒——从人体生命医学开始》;郭达成老师用几十年的从医经验为大家带来了《生命本能系统医学之自主健康》的课程学习;郭振峰老师作了《如果中医是门艺术,我们该如何传承》精彩一课。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天地之间,唯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过于生”。生命医学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暗合了古人先贤的智慧,同时也充分符合当前国家提倡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潘德孚老先生把人民放在心间,把生命托在手中,他用毕生心血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人民不会忘记他,他在人民心中得到永生。